- 酮體是什么
-
參與醫生
北京醫院 李慧 主任醫師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血糖較高,會導致脂肪分解、動員、加速,產生酮體。酮體包括β-羥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當酮體量較高時,超過肝外組織的氧化分解,在人體內就會出現酮血癥和尿酮體升高。對于此種患者,常常會讓其抽血化驗,檢查血酮體水平,同時要留尿常規,檢查尿酮體水平。當血酮和尿酮體都非常高時,患者可能會出現酸中毒,臨床上稱之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這是糖尿病的急性并發癥。當患者出現此種情況,就要進行積極治療,甚至要搶救。
根據此種情況,建議患者在每次體檢時最好做尿常規,來明確自身尿酮體的情況。對于血糖長期控制不佳,血糖指標沒有在合理范圍之內的患者,建議還要監測尿常規情況,檢查有沒有出現酮體。一旦尿常規發現酮體,一定要積極治療,進行降糖藥物的調控,同時要多飲水,使酮體盡快排出體外。否則一旦酮體越來越多,水平越來越高,出現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就是非常嚴重的糖尿病急性并發癥。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