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血壓不穩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血壓不穩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參與醫生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 李紅冬 副主任醫師

血壓不穩定,可能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包括生理因素、病理因素,還有用藥不規范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一、生理因素:1、生活習慣:如生活不規律,過度吸煙、飲酒、熬夜,以及攝入過多的鈉鹽,或者身體超重,都可能會導致血壓不穩定;2、情緒波動:血壓與情緒有明顯的關系,劇烈的情緒波動,壓力、緊張都可能會導致血壓出現波動;3、生理節律:人體的血壓呈雙構象的分布,血壓的峰值通常出現在上午的6-10點,還有下午的4-8點,這也可能會導致血壓出現不穩定。二、病理性因素:1、原發性高血壓:通常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遺傳易感性與不良的生活方式相結合,會導致血壓持續升高;2、繼發性高血壓:是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血壓升高,如腎動脈狹窄,可能會導致腎臟受損,進而影響血壓的控制,出現波動。還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也可能會導致血壓處于較高的狀態;3、用藥不規范:比如選藥不當,某些短效或者中效的降壓藥,由于維持有效的降壓的時間比較短,很可能會導致血壓忽高忽低;4、用藥不當:如服用藥物不按時、不按量,有時候吃,有時候不吃,或者是當血壓下降就停藥,這些都可能會導致血壓的不穩定;5、藥物相互作用:當兩種或者多種藥物同時使用的時候,可能會發生藥物之間的相互反應,導致一種或者多種藥物的效果增強,或者出現減弱,這樣就會影響血壓的穩定性,出現血壓的忽高忽低。此外還有些其他因素,包括年齡,一般老年人血管彈性下降,血壓通常不穩定,身體各個機能下降,也會加重血壓的不穩定。為了控制血壓穩定,建議患者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要遵循醫囑規范的用藥,并且定期監測血壓變化,隨時復診。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