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血管內介入穿刺入路
- 血管內介入穿刺入路
-
參與醫生
煙臺毓璜頂醫院 孫博琳 副主任醫師

介入治療路徑選擇可以分為動脈路徑和靜脈路徑,具體如下:
1、動脈可以分為橈動脈入路、股動脈入路、肱動脈入路和尺動脈入路。不同穿刺入路選擇穿刺點不同,橈動脈入路應該選擇搏動最強,走行最直地方進行穿刺。股動脈入路具有血管損傷機會較小優點。對于常規病人來說,橈動脈和股動脈入路完全可以滿足一般介入治療需要。但是對于以上兩種入路都不合適病人也可以考慮使用肱動脈入路進行操作。經典肱動脈入路采用肱動脈切開術,操作時需要先切開皮膚游離肱動脈,然后切開動脈壁導入動脈鞘,操作比較復雜,但是隨著介入技術發展,目前常規采用肱動脈直接穿刺技術導入動脈鞘管。穿刺時需要注意避開血管分叉處以及肘關節前方血管轉彎,穿刺點應該選擇在肘關節上端2cm處。肱動脈入路需要注意,切莫盲目穿刺肱動脈,否則就容易傷到鄰近正中神經,引起相應損傷癥狀;
2、靜脈可以分為頸靜脈入路、股靜脈入路。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