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肺部小結節的治療
- 肺部小結節的治療
-
參與醫生
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 李笑瑩 副主任醫師

肺部結節有良惡性之分,所以臨床上診治肺部結節的關鍵是在于評判病變的性質,給予不同的處理。因此國內外制定很多肺部結節處理的指南策略,主要依據結節的密度不同,還有中間肺部結節大小,可存在不同的處理流程。我國在2018年頒布了《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在共識中將肺部結節按照大小進行分類,在最大徑<5mm的結節定義為微小結節,5-10mm為小結節,而>30mm的肺部結節稱為腫塊。按照密度分為實性結節和亞實性結節,在亞實性結節又可以分為純磨玻璃結節和部分實性結節,具體情況如下:
1、實性結節:按照最大徑為8mm為界限,會存在不同的處理流程,當肺部結節的最大徑≤8mm的時候主要是給予隨訪,也就是定期復查,可以進行低劑量薄層CT檢查;如果結節>8mm會評估手術風險,還有惡性程度的概率,最終給予治療策略,可以選擇影像學隨訪、非手術活檢、手術切除或放療、射頻消融或化療。手術則包括外科胸腔鏡的手術以及開胸的手術治療。
2、亞實性結節:在指南中對亞實性結節中的純磨玻璃結節以5mm大小為界限,進行分類的觀察,隨訪時間也有所不同。如果直徑是>10mm的結節,或者有實性成分增加的情況,通常提示惡性轉化,需要進行非手術的活檢或手術切除;指南中對部分實性結節,也就是以8mm為界限進行分類隨訪觀察,當結節增大或實性成分增加,通常也是提示惡性的轉化,需要進行非手術活檢或手術切除。特別要指出的是,對于直徑>8mm的混合性磨玻璃結節,應該適當地考慮經驗性的抗菌治療。一般情況下在臨床上建議患者首次3月復查,如果仍然存在的情況下建議通過PET-CT或非手術活檢或手術切除。而并不是繼續隨訪,混合型磨玻璃結節實性成分越多,則發生侵襲還有轉移風險越大。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