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開顱手術后的顱骨需要留著嗎
- 開顱手術后的顱骨需要留著嗎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范存剛 主任醫師

對于開顱手術后顱骨是否保留,主要取決于患者的病情。隨著現代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技術的進步,絕大多數擇期開顱手術,如顱內腫瘤、顱內其他疾病的處理,顱骨都是在開顱手術后進行原位復位,來盡可能恢復患者的顱腔完整,都能夠得到較好的處理。還有部分患者,特別是急危重癥患者,如顱腦損傷、腦出血等患者,由于在開顱手術前,患者已經發生腦疝,預期清除病變后,患者顱內壓會較高,這時需要做去骨瓣減壓。即由于患者顱內壓較高,在做完手術后,為保證在顱內壓增高期間,患者不再次發生腦疝,盡可能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這時需要暫時性棄去骨瓣,即為去骨瓣減壓。做完手術后,患者局部沒有顱骨覆蓋,頭皮下方是硬腦膜和腦組織,即為臨床上所說的去骨瓣減壓術,目的是讓腦組織的水腫有足夠的代償空間。待患者顱內壓恢復到正常后,將來可以再進行顱骨修補來恢復患者容貌和對腦組織的保護。所以大部分開顱手術后,顱骨是進行原位的復位固定的,盡可能恢復顱腔的正常形態。部分有術前發生腦疝的患者,預期術后顱內壓會較高的情況,則需要棄去顱骨的骨瓣,這時無法進行顱骨的骨瓣保留,還有將棄去的顱骨骨瓣埋植到腹部、皮下,再擇期進行顱骨修補使用。但現在這些方法已經很少使用,因為這種保存的骨瓣由于骨質部分吸收,而且在再次回植時,可能會由于顱骨的骨髓炎、再次吸收,從而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這種方法目前基本上不太使用,將來在做顱骨修補時,可以采用人工鈦網或PEEK材料來進行修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