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
參與醫生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汪青春 主任醫師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脊柱骨突、脊柱旁軟組織,以及外周的大關節,也可表現為關節外的一些表現。臨床表現主要為腰骶部、腰背疼痛,這種疼痛可以沿著脊柱向上,向胸椎、頸椎不斷的發展,同時伴有脊柱關節的功能活動受限,甚至出現強直。強直是指脊柱或者一些大關節的活動功能受限,甚至活動喪失,表現為一種強直的狀態,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所造成:
1、由于脊柱以及外周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炎癥,導致脊柱關節的疼痛,病人不敢活動,導致關節活動的喪失;
2、脊柱關節外周軟組織不斷炎癥刺激,逐步出現纖維樣變性,形成纖維性的一些連接,關節粘連,導致所謂的纖維強直性一種改變;
3、脊柱關節周圍的軟組織由于血管翳的不斷增生,使炎癥侵入關節間隙,甚至向關節軟骨,骨組織侵入,導致關節軟骨和骨組織的破壞。侵入的這種纖維性連接可以逐步的鈣化,甚至骨化,最后導致關節的骨性強直,完全喪失功能。
強直性脊柱炎最終的結局是關節強直,但是關節強直的過程很長,特別是在纖維強直期的過程非常長。所以在這個時間,如果正確認識,積極干預,應該不會發展到骨性強直。現在已經運用像銀質針透熱療法、康復體操,以及生物制劑的聯合運用,這些方法都可以阻斷病情向骨性強直的進一步發展。也就不會出現嚴重殘疾,即便到了骨性強直,也可以有選擇地進行骨科的矯形手術,改善生命的質量。強直性脊柱炎的危害主要有幾個方面:
1、犯病率高:該病在白種人的發病率為1‰-3‰,在黃種人是2‰。此病主要發于青壯年男性,其發病高峰在15-30歲;
2、誤診、漏診率高:由于該病的病理機制還不十分清楚,在治療上也是世界性的難題。該病起病隱匿,初始沒有明顯的癥狀。在基層人們包括基層醫生,對該病缺少足夠的重視,所以誤診、漏診率很高。有大量的數據顯示,該病從癥狀發生到確診,往往延遲9-10年。
3、致畸率高:由于該病起病多發于青壯年,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在疾病過程中,癥狀表現也存在明顯的差異,有的可以在早期相對靜止,沒有明顯的癥狀,可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是也有一些病人可以在短時間內,有的甚至在1-2年內持續反復進展,很快導致脊柱甚至大關節的關節畸形、關節的強直。早期誤診、漏診,以及治療不及時,不能合理的規范的用藥,還有不能堅持做康復運動是導致關節畸形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4、由于長期用藥出現大量的副作用,甚至由于長時間的用藥導致家庭的貧窮。因為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發病隱匿,后期病程比較長,病人需要長期用藥,包括恩塞類一線用藥,還有包括二線,像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這些藥物,都可以有比較多的副作用。包括心血管、胃腸道的副作用。最近幾年的生物制劑的面世,提高了治療效果。但是生物制劑比較昂貴,長期使用可以導致家庭的貧窮,因為一年有的時候可以1萬甚至到10萬。
所以在強直性脊柱炎的過程中,始終提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如果在早期合理的治療,效果非常良好,但研究發現,即便到了強直期,特別是在纖維強直期,也要合理規范的及時治療。即便到了骨性強直期,也不要完全放棄。合理的脊柱矯形手術,比如髖關節置換術,對改善髖關節的功能,避免長期臥床也是非常有益。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