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新生兒嬰幼兒巨結腸的癥狀
- 新生兒嬰幼兒巨結腸的癥狀
-
參與醫生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魯海燕 副主任醫師

先天性巨結腸又稱為腸管無神經性細胞癥,是以部分性或者完全性結腸梗阻,合并腸壁內神經節細胞缺如為特征的一種消化道發育畸形,多發生在乙狀結腸和直腸。臨床表現為功能性腸梗阻,本病發病率在0.02%-0.05%之間,男女之比為(5-10):1,有家族性傾向。臨床上可以根據癥狀年齡和神經節細胞缺乏的長度,將本病分為新生兒嬰幼兒巨結腸以及兒童巨結腸、特殊類型先天性巨結腸等。臨床上較多的是新生兒嬰幼兒巨結腸,絕大多數的患兒出生48小時或更長時間無胎糞排出,繼而出現嘔吐、腹脹,發生腸梗阻。少數病例是出現在3-4天,也可排出少量的硬結胎糞。主要癥狀是出生后幾周出現頑固性的便秘,起初灌腸可以減輕,但后面便秘就越來越頑固,必須依靠灌腸才能排糞。先天性巨結腸癥患兒在出生6個月內,易發生結腸炎、結腸穿孔,并發有小腸、結腸炎的時候,患兒經常性便秘,突然轉變為腹瀉、發燒和結腸脹氣,但仍然間隔數日不排糞、排氣。而一旦排糞,則為爆發性稀水樣奇臭糞便,量多,全身情況迅速惡化,出現腹部異常膨脹、拒食、嘔吐,發生嚴重的脫水及水電解質的紊亂,很快就出現休克。若不及時正確治療,死亡率很高。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