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什么是硬膜下積液
- 什么是硬膜下積液
-
參與醫生
重慶市第四人民醫院 胡晞 主任醫師

硬膜下積液指的是顱腦創傷以后,蛛網膜破裂,腦脊液從蛛網膜到了硬膜下腔,在硬膜下腔淤積形成了硬膜下積液,其積的液就是腦脊液。腦脊液是顱內的正常液體,在正常情況下,腦脊液每天要產生500-600ml,有正常的循環通道,而腦脊液的作用主要是營養及保護腦組織、減緩震蕩、調節顱內壓。只是在外傷的條件下,腦脊液達到硬膜下腔,所以叫硬膜下積液。硬膜下積液少的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增多以后可以出現頭痛、頭昏、惡心、嘔吐、肢體乏力、癲癇,還有大小便失禁等等。硬膜下積液從分型來說有以下幾種:
1、消退型,就是CT反映了硬膜下積液以后,經過觀察在逐漸減少;
2、穩定型,就是發現硬膜下積液以后,通過觀察積液沒有增多,但也沒有減少;
3、進展型,就是經過觀察積液在增多,并且出現了一定的癥狀,這種病人就要進行積極的處理;
4、演變型,硬膜下積液經過一定時間,變成了慢性的硬膜下血腫,這種情況就要根據具體情況做一些相應的處理。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