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骶骨脊索瘤CT表現
- 骶骨脊索瘤CT表現
-
參與醫生
煙臺毓璜頂醫院 曹伯峰 副主任醫師

脊索瘤是起源于胚胎脊索殘留組織的低度惡性骨腫瘤,腫瘤好發于脊柱兩端,是顱底蝶枕結合部以及骶尾骨,骶尾骨最多見,大約占55%,顱底次之,約占35%。脊柱比較少見,大約在10%,7-69歲之間均可以發病,40-60歲比較常見,男女發病率大約是2:1。骶尾部脊索瘤發病年齡比顱底脊索瘤年齡偏大,而且大多是有骶尾部疼痛,可以向下肢放射,可以出現大小便次數及性狀改變。大多數在直腸指診時可以觸到直腸后方腫塊。骶尾部脊索瘤好發于骶3到骶5椎體,病變大時可以累及整個骶椎。
在CT檢查中,病變呈溶骨性或者膨脹性骨質破壞,周圍可以看到較大軟組織腫塊,與骨質破壞不成比例,腫塊與正常骨分界不清楚,里邊可以看到囊變,斑點狀鈣化及碎骨片。增強后是呈輕中度不均勻強化,可以看到強化分隔,骶尾部脊索瘤主要鑒別是骶尾部骨巨細胞瘤,骨巨細胞瘤多見于年輕人,20-30歲為主。此病是以發生在骶1椎體到骶3椎體為主,病變呈偏心性及多房樣囊性骨質破壞,腫瘤內沒有鈣化,周圍軟組織腫塊不明顯。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