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脊髓空洞癥MRI表現
- 脊髓空洞癥MRI表現
-
參與醫生
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武宜 主任醫師

脊髓常見囊性病變包括脊髓空洞癥和脊髓積水癥。兩種表現存在相似之處,脊髓空洞癥是指髓內囊性病灶與中央管間無交通,可見于腫瘤、外傷后。脊髓積水癥是髓內囊性病灶與中央管相通,多為先天性,常伴有顱頸交界區畸形、Chiari畸形等。臨床影像診斷工作中很難將脊髓空洞和脊髓積水兩種情況區分,所以目前業內人士習慣將兩者統稱為脊髓空洞積水癥。該病在臨床常見于20-30歲,男性多于女性,起病較隱匿,病情進展緩慢,有時病程可長達數10年。典型臨床表現是感覺分離,患者會出現節段性疼痛、痛溫感覺消失,但觸覺正常。
MRI檢查是診斷該病最好方法,不但能確定病變存在,還能很好顯示脊髓空洞積水癥全貌,主要表現為脊髓內囊腔范圍較長,以頸胸段多見,嚴重可累及整個脊髓長度。囊內液體呈腦脊液信號,囊內液體含蛋白增多時,T1加權信號可明顯高于腦脊液,T2加權低于腦脊液,甚至與腦脊液呈等信號。脊髓空洞積水癥診斷過程中MRI檢查存在重要作用。需要與腫瘤內囊變進行鑒別診斷,必要時建議進行MRI增強掃描,單純脊髓空洞積水癥增強掃描病灶一般不會強化。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