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黑色素瘤我們大家并不熟悉,因此關于黑色素瘤的一些生活常識,我們還是應該了解一下的。關于黑色素瘤的一些臨床發病癥狀具體有視野缺損、視敏度減弱、疼痛或炎癥。那么我們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黑色素瘤每一種癥狀。
一、眼黑色素瘤的影像學表現
1、B超表現:
脈絡膜上低回聲腫塊。對小病灶(3mm以下)顯示能力優于CT與MRI,但對位于睫狀體的病灶顯示不好。
2、CT表現:
眼環內側高密度隆起,邊緣光滑銳利,輕~中度增強。伴視網膜下滲出或出血性剝離時,可見腫塊兩側相對略低密度無增強新月形影。
3、MR表現:
腫瘤T1信號高于玻璃體,T2加權像信號低于玻璃體(短T1短T2,與其內含順磁性物質黑色素相關)。相關視網膜剝離T1與T2顯示為高信號區,優于CT,但不易與腫瘤區分。鞏膜受侵犯表現為T1加權像低信號鞏膜內的較高信號區。
二、眼部惡性黑色素瘤的分期
通過直接觀察和超聲測量,眼部惡性黑色素瘤依據它們的直徑和高度,可分為小、中、大腫瘤。
小腫瘤具有比較好的預后,因此常暫不切除,觀察它們生長速度。
中等大小腫瘤經常仿效前者,但這是否是最好的行動方針尚有爭論。
大的惡性黑色素瘤通常要早期治療,但是如果其沒有顯著的削弱視力,它們也可以觀察一段時間。
如果皮膚惡性黑色素瘤的處理原則是正確的,容許任何大小的眼部腫瘤到達血流(眼部很少存在淋巴管)就具有明顯的危險。由于眼部的惡性黑色素瘤似乎比皮膚惡性黑色素瘤生長得更慢并且常發生在較年長的患者,因而它們的危險程度也不同。
眼部惡性黑色素瘤的顯微鏡下形態也是一個預后的指示器。紡錘形細胞惡性程度低,患者幾乎總能生存15年。類似于皮膚細胞的(上皮樣的)惡性黑色素瘤細胞惡性程度高些,5年生存率34%及15年生存率28%。紡錘形細胞與上皮樣細胞混合型惡性黑色素瘤的生存率稍好一些(5年和15年生存率分別為46%和41%)。
一般來說,小紡錘細胞型惡性黑色素瘤幾乎全部是良性的,患者從無廣泛轉移性病變或需要任何種類治療。起因于眼球前部(虹膜)有顏色部分的惡性黑色素瘤通常非常早就注意到,通常含有紡錘形細胞。大的上皮樣類型的惡性黑色素瘤在發現后需要迅速治療。盡管治療,仍擴散到身體的不同部分--經常在肝臟--占全部患者的65%。
通過閱讀上文我們了解了黑色素瘤的一些臨床表現。因此我們也對黑色素瘤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做好對黑色素瘤的預防。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適量運動增強體質。工作中勞逸結合,注意休息。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