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白內障病人向眼科醫師提出這樣的問題,期望自己能像個別白內障眼一樣,不做手術就能“自行痊愈”。“樓房、街道、田野看得清清楚楚”、“瞳孔烏黑發亮”、“壓根兒好像從來未發生過白內障”。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朱承華
白內障按照期病程的發展分四個階段:(1)混濁極輕的初發期;(2)混濁逐漸進展、皮質吸收水分腫脹的膨脹期(又稱未成熟期);(3)全晶狀體混濁的成熟期;(4)過熟期:此期晶狀體懸韌帶特別脆弱,稍一碰撞,晶狀體就像熟透了的枇杷似的,從樹枝上掉下來了。這種異常被稱作“晶狀體脫位”。
當晶狀體完全脫入玻璃體腔,瞳孔就會重新露黑,病人“重見光明”。如果沒有并發癥出現,確實可以稱之為白內障“痊愈”了。只可惜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全脫位的晶狀體由于在玻璃體內不斷與睫狀體產生摩擦,使房水分泌增加,可能引起繼發性青光眼。在晶狀體蛋白分解而被吸收的過程中,尚可引起葡萄膜炎。如果晶狀體脫位到前房,同樣會引起繼發性青光眼。
脫入前房的晶狀體,可先縮小瞳孔,然后在手術取出晶狀體。脫入玻璃體的晶狀體,必須密切觀察隨訪。晶狀體若在玻璃體內浮動,遮住瞳孔區,影響視力;或導致眼部刺激;或并發青光眼,則應通過手術摘除晶狀體。
所以,白內障病人切不可等待這樣的“痊愈”。一定要遵從醫囑,及時手術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