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單純性苔蘚又稱神經性皮炎。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神經精神因素有關。其他常見的誘因有過度疲勞、消化不良、便秘、飲酒、辛辣刺激性食物。更年期內分泌失調、局部受毛織品、粗硬衣料或化學物質的摩擦等。長久搔抓和摩擦刺激是造成本病遷延不愈和發展加重的重要因素。中醫稱“牛皮癬”、“頑癬”、“攝領瘡”。桂林市中醫院皮膚科黃國堅
慢性單純性苔蘚診斷要點:
(一)、臨床表現:這類疾病多見于青中年以上的患者。根據皮損分布廣泛程度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1、局限性神經性皮炎:又稱為慢性單純性苔蘚。⑴常見于患者頸后部和頸部兩側,亦可發生于四肢伸側,特別是肘膝部,也可以發生在腰骶尾部、股內外側、外陰、肛周、眼瞼等處。⑵起病隱匿,初期為患處皮膚瘙癢,經過搔抓出現成片苔蘚化扁平丘疹,表面覆以少量鱗屑、結痂。⑶皮膚肥厚嚴重者狀如皮革樣,發生于頭皮的損害可以形成多發性瘙癢性丘疹或結節,可見抓痕、滲出、結痂和鱗屑。
2、播散性神經性皮炎⑴皮膚損害與局限性神經性皮炎基本相同,但分布較為廣泛。⑵好發部位除局限性神經性皮炎好發部位外,常累及頭皮、眼瞼、軀干和四肢。⑶瘙癢呈陣發性,比局限性者更著。⑷病程慢性,時好時壞,甚至持久不愈,常因內外刺激而使病情加重。劇烈瘙癢影響睡眠,而致精神煩躁,情緒不穩,疲乏不振,影響生活和工作
(二)、組織病理:表現為表皮角化過度,間有灶性角化不全,棘層肥厚,表皮突增寬并延長,偶見輕度海綿形成,但不形成水皰。真皮乳頭延長,乳頭內可見多數與表皮成垂直走向的粗厚紅染的膠原纖維;真皮淺層血管周圍單一核細胞浸潤,間有噬黑素細胞。
慢性單純性苔蘚證候分類:
1、肝郁化火證:皮損色紅,心煩易怒或精神抑郁、失眠多夢、眩暈、心悸、口苦咽干。舌邊、尖紅,脈弦滑。
2、風濕蘊阻證:皮疹顏色呈淡褐色,皮損成片,粗糙肥厚,陣發性劇癢,夜間尤甚。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緩。
3、血虛風燥證:皮損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素體虛弱、心悸怔仲,氣短健忘,或月經不調等。舌質淡,脈沉細。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