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蕁麻診和接觸性皮炎等疾病,其發病原因之一是由于病人接觸特異性過敏誘因而引起的過敏性反應。那么怎樣才能避免過敏呢?我下面就跟大家談談。江門市中心醫院皮膚科楊文彪
一般可將避免過敏原誘因的方法歸納為四個字:即避、忌、替、移。
避,就是躲避對一切可疑或已知過敏誘因的接觸。泛指一切過敏性吸入、食入、或接觸物而言。例如,每逢吸入某種殺蟲劑而致哮喘發作者,應盡一切可能躲避與該種殺蟲劑接觸。
忌,就是忌用一切可疑或已知的過敏物品,主要指食物和藥物而言。例如,病人每次進食蝦、蟹后可誘發蕁麻診者,則應盡量忌食上列食物;服磺胺藥而引起固定性藥疹者,亦應忌服磺胺。
替,是指凡屬于對某種藥物或食物過敏,但客觀上由于某種原因而不能不應用,則用盡量尋找作用相似而對病人無過敏的藥物或食物以替代之。例如,病人對青霉素過敏,但病情又很需要青霉素治療,此時可采用紅霉素等作用大致與青霉素相似,而對病人無過敏性的藥物代替。
移,是指對于某些已知的與病人經常接觸的過敏原,一經查出,即應移離病人的生活環境。例如,病人對樟木箱散發的香味有過敏現象,或對室內某一種新家具的油漆有過敏現象,則應及早將其移出。,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于過敏病人你的致敏誘因變化多端,有不少病人的致敏因素是很難予以絕對防避的。例如屋塵、花粉、霉菌、家螨、煙類等到處飄散,大量存在于空氣之中。因此,對于一些難以防避的過敏原,病人可采用特應性脫敏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