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積液這個疾病,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甚至都不知道是人體哪個部分的疾病。為了讓大家對于這個疾病有正確的認識。下面我們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鞘膜積液這個疾病的發病原因以及癥狀表現,一起來進行學習吧。
鞘膜積液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病因不清,病程緩慢,可能與創傷和炎癥有關。繼發者則有原發疾病,如急性睪丸炎、附睪炎、精索炎、創傷、疝修補、陰囊手術后或繼發于高熱、心衰、腹腔積液等全身癥狀時,表現為急性鞘膜積液。慢性鞘膜積液見于睪丸附睪炎癥、梅毒、結核及腫瘤等。
在熱帶和我國的南方,通常因絲蟲病或血吸蟲病引起的鞘膜積液。嬰兒型鞘膜積液與其淋巴系統發育較遲有關,當鞘膜的淋巴系統發育完善落后,積液可自行吸收。
鞘膜積液的臨床表現以一側多見,陰囊內有囊性腫塊,呈慢性無痛性逐漸增大。少量積液可無癥狀;當積液量逐漸增多,患側陰囊可有下墜感、牽拉感或脹痛。若積液巨大,陰莖縮入包皮內,影響排尿、性生活和行走。鞘膜積液查體時,類型不同,表現各異:
1、睪丸鞘膜積液
睪丸鞘膜腔內有較多積液,呈卵圓形或球形,表面光滑,有囊性感,無壓痛,睪丸與附睪觸摸不清,透光試驗陽性。
2、精索鞘膜積液
囊性積液位于陰囊內睪丸上方或腹股溝內,呈橢圓形或梭形,表面光滑,隨精索移動,透光試驗陽性,下方可觸及睪丸與附睪。
3、混合型鞘膜積液
睪丸與精索鞘膜積液同時存在,互不交通,可并發腹股溝疝或睪丸未降等。
4、睪丸精索鞘膜積液
鞘狀突在內環處閉合,精索處未閉合,與睪丸鞘膜腔相通,外觀多呈梨形,位于陰囊內,睪丸與附睪觸摸不清,外環口因受壓擴大,但與腹腔不相通。
5、交通性鞘膜積液
積液量與體位有關,平臥位積液量減少或消失,站立位時增多,可觸及睪丸和附睪,透光試驗陽性。若鞘狀突與腹腔的通道較大,場管或大網膜可進入鞘膜突出現腹股溝斜疝。
由于大家對鞘膜積液這個疾病的認識不是很多,所以,就導致了廣大的患者沒有及時的進行治療,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造成了更加嚴重的后果。所以,在這里要跟大家強調,可以通過上面的癥狀表現進行自我的判斷,然后及時的到醫院進行就診,這是最正確的選擇。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