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陰雨綿綿氣溫驟降,杭州的冬季仿佛一夜之間就到了。彼時,令很多家長頭痛的小兒尿床問題又成為了纏繞家長的噩夢。夏季,由于氣溫高,人體出汗多,所以尿量少;而冬季,由于氣溫低加之運動少,新陳代謝慢,體內多余水份主要會以尿液形式排出體外。所以,冬季是小兒遺尿癥(俗稱尿床)的高發期。
引起尿床的因素有很多,膀胱容量過小,激素缺乏,神經系統出現問題等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尿床。據統計治療表明,夜間遺尿患病率很高,5歲的孩子患病率達16%,在7歲的兒童中有10%會患遺尿癥,并有2%到3%患兒一直持續到成年。遺尿問題經常被低估,但其實它嚴重影響患兒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是目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一個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孩子尿床了,就一定是遺尿癥嗎?兒童5周歲以上,如果尿床次數持續達到一周兩次以上且持續六個月,爸爸媽媽可懷疑寶寶患了遺尿癥。寶寶偶爾的尿床,爸爸媽媽用不著過多擔心。不過,如果寶寶白天時也常有尿頻、尿急或排尿困難、尿流細等癥狀,爸爸媽媽應及時帶寶寶看看醫生,因為這樣情況的尿床也可能預示著某些疾病。
尿床能治療嗎?毛主任說,遺尿癥目前已經是一種能夠采用現代醫學手段治療的疾病了。小兒遺尿癥的規范化治療非常重要,他關系到尿床癥狀能不能改善,以及其他相關并發癥能不能早日發現。兒院遺尿門診從2013年8月開設至今,收治遺尿兒童約2000多例了,絕大多數孩子都治好了。同時,也有很多其他疾病因為遺尿這個癥狀被檢查出來而得到及時的治療,避免了進一步的惡化。
遺尿不僅是中國兒童需要治療的疾病,也是世界范圍內兒科醫生目前很關注的疾病,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遺尿這個疾病,并得到規范化治療,國際小兒尿控協會和歐洲小兒泌尿外科協會在第26屆歐洲小兒泌尿外科大會上期間宣布成立世界遺尿日,并把第一屆世界遺尿日定為2015年10月17日。
爸媽有尿床病癥 孩子遺傳的幾率非常大
其實,尿床也是會遺傳的。有調查資料顯示,若爸媽中有一人有遺尿史,寶寶發生遺傳性遺尿的幾率約44%;若爸媽皆有遺尿史,則遺傳幾率約70%。
幾天前,有一位媽媽心急火燎地帶著4歲的孩子來看毛主任的門診。起初,毛主任覺得孩子還未滿五周歲,媽媽可以不用過于擔心,但是孩子的媽媽說:“我自己就是從小尿床,一直尿到二十多歲才好,我懷孕時就擔心兒子尿床,生下來果然如此,我一天也等不住。”這位媽媽特別提到,她說自己就因為尿床這個問題變得自卑、孤僻、驕躁,她不想自己的孩子也重走她的老路。
于是,毛建華主任讓媽媽給孩子記尿床日記,用秤稱尿不濕的尿量,數字拿給毛主任分析后得出孩子尿床的原因是缺少一種叫抗利尿激素(又稱血管升壓素)的物質。之后,孩子吃了針對性藥物,其腎臟恢復了正常的夜尿量,三天后尿床的問題就明顯改善了。
這位媽媽再次見到毛主任的時候,感嘆地說,早知道自己小時候也來看了,她也就不會吃這么多的苦。
孩子尿床不能輕視 恐影響兒童心理健康
別以為尿床是小問題,它的影響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甚至是孩子的性格發展、心理健康。毛建華主任發現,來看尿床的孩子多數很自卑,有個小朋友看病時蹲在垃圾桶邊不肯站起來,讓他心疼極了。
對待孩子的尿床問題,家長首先要足夠重視。關心寶寶每天的排尿情況,如果長時間頻繁尿床,就要即時要醫院就診。
其次,要把心態調整好。許多尿床的寶寶都缺乏安全感、自信心,如果爸爸媽媽一味地責罵,可能會使得寶寶越怕尿床就越尿床。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