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肺炎是最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孩子越小越易患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孕婦如產前曾發生過感染性疾病或胎兒曾發生過宮內窘迫,出生后的新生兒要警惕有肺炎的可能。新生兒肺炎的臨床表現往往不典型,媽媽需要仔細觀察才能早識別早發現。如果你的寶寶出現鼻塞、嗆奶、口吐細白泡沫、咳嗽、發熱或體溫不升、精神萎靡、吃奶困難、不哭、呼吸急促、喘鳴、呼吸表淺等表現,口周或肢端青紫,其他部位皮膚發灰或蒼白,你就應該立即去醫院檢查。嚴重者甚至可出現呼吸暫停。
判斷是否患了肺炎最簡單的辦法是數呼吸和觀察胸凹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控制規劃(ARI)方案所定:當小于兩個月的嬰兒,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的呼吸次數大于或等于60次,可視為呼吸增快;如果數兩個1分鐘均大于(或等于)60次可確定此患兒呼吸增快;小于兩個月的嬰兒吸氣時可見到胸壁下端明顯向內凹陷。稱之為胸凹陷。這是由于患肺炎時,孩子需要比平時更用力吸氣,才可完成氣體交換所致。如果新生兒既有呼吸增快又有明顯胸凹陷,就可診斷為重度肺炎,必須住院治療。
其實我們從上述介紹就可以看出,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期的常見病,是引起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可發生在宮內、分娩過程中或出生后,由細菌、病毒或原蟲引起。發生在宮內、分娩過程中占活產新生兒的0.5%,占新生兒尸體解剖的5%~35%。全世界每年有200萬兒童死于新生兒肺炎。因此該病如不及時治療,對壽命的影響是很大的。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