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您好,我的女兒出生時難產(chǎn),體重3.2Kg,生下來時不哭鬧,全身發(fā)紫,因此患上腦癱。2歲時仍不會走路,不會說話。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治療,導致現(xiàn)在智力低下,會抓臉、撞墻,四肢肌張力較高,肌力4級,生理腱反射減弱。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馬上就要到上學的年紀了,但病情卻一直沒有得到改善。我很想知道小兒腦癱是否能治好,怎么樣才能避免走進腦癱治療的誤區(qū)呢?希望專家能夠解答我的疑問。
專家觀點:找準病因,確診病情,避免誤區(qū),有效治療。
找準病因——治療第一步:
1、產(chǎn)前因素:孕婦腹部外傷,孕婦先兆流產(chǎn)、產(chǎn)前出血,妊娠毒血癥以及胎盤原因(胎盤早剝、前置胎盤、胎盤壞死或胎盤功能不良),還有孕婦的某些慢性疾病(高血壓、肝炎、糖尿病、吸毒、藥物過量等) 。
2、產(chǎn)時因素:如難產(chǎn)、分娩時胎兒臍帶由于下垂及繞頸等原因造成臍帶供血中斷、新生兒窒息、巨大兒及低體重兒、早產(chǎn)未成熟兒、產(chǎn)傷等。
3、產(chǎn)后因素:如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顱內(nèi)血腫、敗血癥導致休克、吸入性肺炎、肺不張導致腦缺氧等。
因此,張教授將腦癱的病因歸結(jié)為早產(chǎn)、難產(chǎn)、窒息、黃疸四要素,是對產(chǎn)前、產(chǎn)時、產(chǎn)后原因的一個具體總結(jié)。
確診病情——治療第二步:
腦癱治療越早越好,因此您一定不要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您可以通過以下早期腦癱兒五“太”癥狀來判斷孩子的病情與癥狀:
太鬧人:易激惹、持續(xù)哭鬧、睡眠不安等。
太安靜:對外界不理不睬,過分安靜。
太難喂:吸吮困難,嘔吐頻繁。
太難帶:護理困難,肢體僵硬,翻動如滾木樣。
太難看:握拳頭、“飛機手”、“芭蕾腳”等。
避免誤區(qū)——治療第三步:
首先,您需要避免走進一下三種腦癱治療誤區(qū),以免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1、很多腦癱家庭來自農(nóng)村,由于家長沒有樹立科學的腦癱治療觀,去相信愚昧迷信的方法,為腦癱兒燒香拜佛,錢白花了事小,可小孩年齡大了,治療起來已非常困難。
2、欲速則不達,腦癱的治療是一個復雜的康復治療過程,只有當損傷的腦組織達到激活狀態(tài)時,才能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家長們要注意,腦癱治療決不可半。
相關(guān)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