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要想將小兒癲癇給治愈,就應該要知道哪些疾病的癥狀與小兒癲癇很相似,這樣的話,治療才不會出現什么失誤。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哪些小兒疾病應該與小兒癲癇區別開來。
1.抽動性疾患 抽動(TICS)是指突發性不規則肌群重復而間斷的異常收縮(即所謂運動性抽動)或發聲(即聲音性抽動)。大多原因不明,精神因素可致發作加劇。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簡單性抽動:僅涉及一組肌肉的短暫抽動如眨眼、頭部抽動或聳肩等,或突然爆發出含糊不清的單音如吸氣、清喉、吸吮、吹氣甚至尖叫聲。
(2)復雜性抽動:多組肌群的協同動作,如觸摸、撞擊、踢腿、跳躍等,缺乏目的性,成為不適時機的異常突發動作,或模仿性姿勢。語聲性抽動表現為穢褻性語言、自身或模仿他人用詞的重復性語言。
(3)TOURETTE綜合征:是指多種運動性和語聲性抽動癥狀持續一年以上的21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患者??赡芘c遺傳因素有關。發作程度時輕時重,形式常有變化。5~10歲之間發病,男孩更多見。初期可能僅為簡單性抽動,以后發展為復雜性抽動,病情波動,并反復遷延不愈,甚至持續到成年。
抽動癥需與癲癇肌陣攣發作鑒別。抽動癥常為單側肌群抽動,動作幅度較小,并可能伴語聲性抽動?;颊吣苡幸庾R地暫時控制其發作,睡眠中消失,情緒緊張又導致發作加重。同時,EEG不會有癲癇樣放電,也不會出現全部性慢波背景異常。
2.暈厥 是暫時性腦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的一過性意識障礙。年長兒多見,尤其青春期。
常發生在患兒持久站立,或從蹲位驟然起立,以及劇痛、勞累、陣發性心律不整、家族性QT間期延長等情況中。暈厥到來前,患兒常先有眼前發黑、頭暈、蒼白、出汗、無力等,繼而短暫意識喪失,偶有肢體強直或抽動,清醒后對意識障礙不能回憶,并有疲乏感。與癲癇不同,暈厥患者意識喪失和倒地均逐漸發生,發作中少有軀體損傷,EEG正常,頭豎直一平臥傾斜試驗呈陽性反應。
3.癔病性發作 可與多種癲癇發作類型混淆。但癔病發作并無真正意識喪失,發作中慢慢倒下不會有軀體受傷,無大小便失禁或舌咬傷。抽搐動作雜亂無規律,瞳孔無散大,深、淺反射存在,發作中面色正常,無神經系統陽性體征,無發作后嗜睡,常有夸張色彩。發作期與發作間期EEG正常,暗示治療有效,與癲癇鑒別不難。
以上這些,都是我們治療小兒癲癇的時候,需要知道的一些知識了。事實上,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因此往往在治療的時候,將這些東西給搞錯,治療就走錯路子了。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