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最常見的腦損傷為腦室旁白質局灶性壞死及神經膠質細胞增生,統稱為腦室旁白質軟化(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 。PVL 是造成早產兒腦性癱瘓的最主要因素。目前白質彌漫性改變被認為是更常見的損害表現形式。PVL 主要發病機制是少突膠質細胞前體細胞 ( premyelinatingoligodendrocyte,preOLs)的缺氧、缺血及感染。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神經康復科羅鑫剛
1.早產與腦損傷: 早產兒易發生腦損傷,預后相對較差,這與早產兒腦發育不成熟及圍產期應激有關。早產兒腦實質損害主要表現為兩種類型: PVL及腦 室 旁 出 血 性 梗 死 ( parenchymal hemorrhagicinfarction,PHI) ,后者又稱為 4 級顱內出血。
2.神經病理學: Banker 和 Larroche 首先描述了腦白質損傷的演變過程,包括最初 8h 的細胞反應期,表現為活化的小膠質細胞聚集在壞死灶周圍,繼而發生外周星形細胞、內皮細胞增生; 損傷發生 2 周后,巨噬細胞活化逐漸導致組織空洞形成、膠質細胞增生及萎縮性鈣化。
最容易受累的部位為腦室旁白質背外側到側腦室后角的區域,皮質脊髓束、視聽放射也常受累。關于 PVL 的早期超聲研究清晰地記錄了腦白質囊樣變的過程,腦白質異常導致了其后的運動障礙。但是,超聲發現的損傷不能完全解釋這些 PVL 患兒后續評估中經常出現的認知缺陷。最近的MRI研究表明,發生過 PVL 的區域及丘腦背側、網狀丘腦核中大腦皮質神經元密度明顯減低,而丘腦背側、網狀丘腦核的損傷可能與注意缺陷和記憶障礙有關。
3.PVL 損傷的范圍: 神經病理和神經影像研究確認了 PVL 的兩種形式: 囊性變和彌漫性損害。囊性 PVL 是指腦室旁深部白質壞死形成的局灶性囊腔,該區域內全部細胞受累,囊性變可以隨時間進展。大多數囊腔在生后 2 ~ 4 周開始出現。彌漫性PVL 是早產兒最常見的腦損傷形式,也是造成認知障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