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正常來潮是成熟女性身體健康的重要標志。許多婦女發生月經失調后,只是從子宮發育不全、急慢性盆腔炎、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去考慮,而忽視了在子宮之外去找原因。豈不知,許多不良習慣因素也可能導致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該如何診斷?
一、臨床表現
表現為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紊亂有以下幾種情況:
1、不規則子宮出血包括:月經過多或持續時間過長,常見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增殖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等;
月經過少經量及經期均少,月經頻發,即月經間隔少于25天;月經周期延長,即月經間隔長于35天;不規則出血可由各種原因引起,出血全無規律性。以上幾種情況可由局部原因:內分泌原因或全身性疾病引起。
2、功能性子宮出血指內外生殖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而由內分泌調節系統失調所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是月經失調中最常見的一種。常見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為排卵性和無排卵性兩類,約85%病例屬無排卵性功血。
3、絕經后陰道出血指月經停止6個月后的出血,常由惡性腫瘤炎癥等引起。
4、閉經指從未來過月經或月經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3個周期以上,前者為原發性閉經后者為繼發性閉經。
二、診斷要點
1、月經周期提前或錯后7天以上或先后無定期。
2、月經量少或點滴即凈。
3、月經量多或行經時間超過8天以上。
如果持續一般,霎時間出現以上情況,則有可能是月經不調,應當引起重視,因為月經不調通常也是引起不孕癥發生的一個相關因素。因此,如果在準備懷孕的時候,最好能把月經不調情況予以改善,從而得以保證懷孕的順利進行。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