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術后的上肢水腫是一種常見并發癥,多數發生在有腋窩淋巴結清掃的患者身上。它既可在術后即出現,亦可在術后數月甚至若干年后出現。這兩種情況下的水腫,其癥狀和發病機理既有所相關,又有所區別。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康復科周登芳
手術后即出現的水腫,主要是因行腋窩清掃術時損傷腋窩局部軟組織,導致患側腋窩局部軟組織水腫,壓迫血管而致回流不暢,再加上術后傷口局部加壓包扎,進一步加重回流障礙而發生整個上肢的水腫。此時水腫可較重,且各處腫脹較均勻,手背亦可出現水腫,甚至手指活動亦受影響。
這種情況下的水腫可隨傷口局部軟組織水腫的恢復,以及加壓繃帶的去除,在1-2個月內逐漸得到恢復。當然,此時也存在淋巴回流障礙的問題,但由于水腫發病較快(往往在術后數天內即可發生),滯留于患側上肢的淋巴液較少,尚不足以成為水腫的罪魁禍首。
當然,若術后不能建立良好的淋巴回流旁路,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具體因素可參考《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的誘因及日常護理》),隨著時間的推移,滯留于患側上肢的淋巴液總量會逐漸增多,致使水腫在術后不能完全消退,或消退后再次發生水腫,此時的水腫即是淋巴水腫。
美國理療協會根據其臨床癥狀和體征的不同,共分為4期:
1)0期:又稱亞臨床可逆期,屬急性期
癥狀:自覺上肢“沉重”或“飽滿”;主訴戴戒指和手表困難;手或上肢反復腫脹。
體征:看不見上肢水腫,較術前周徑增加0-1cm或體積增加0-80ml;指壓無凹痕。
2)1期:又稱臨床可逆期,屬亞急性期
癥狀:自覺上肢“沉重”或“飽滿”;不能戴戒指和手表;多數時間手或上肢腫脹。
體征:水腫較輕,但患肢可見飽滿,較術前周徑增加1-2cm,或體積增加80-120ml;指壓輕度凹陷性水腫。
3)2期:又稱臨床不可逆期,屬早期慢性期
癥狀:自覺上肢“沉重”或“飽滿”;不能戴戒指和手表;手或上肢腫脹持續全天;腫脹開始影響功能和美觀。
體征:可見明顯腫脹,指壓后非凹陷水腫;較術前周徑增加2-4cm,或體積增加120-200ml。
4)3期:又稱臨床不可逆期,屬慢性期
癥狀:自覺上肢“沉重”或“飽滿”;不能戴戒指和手表;手或上肢腫脹持續全天;腫脹開始影響功能和美觀;反復皮膚感染和蜂窩炎。
體征:臨床橡皮病,指壓后非凹陷水腫;較術前周徑增加>4cm或體積增加>200ml;皮膚色素沉著。
一般來說,從0期到3期是一個逐漸發展加重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此需要注意一點的是,這只是從疾病整體發展情況的角度作出的分期,每個患者的其癥狀和體征并不一定與其分期完全相符。臨床上我們觀察到,不同分期的癥狀和體征有時亦有交叉的情況。例如有的患者僅手腫脹,可持續全天,且指壓后非凹陷水腫明顯,但上臂和前臂均無腫脹;而有的患者僅前臂或上臂明顯腫脹,外觀明顯異常,但手背正常,亦無非凹陷水腫。所以具體分期需結合主觀癥狀及周徑、體積增加等多方面的情況確定。
還有一點就是,此分期沒有結合病程,單純就癥狀和體征而言。我們還注意到,少部分患者患肢的周徑,在一些因素(如患肢感染、損傷、負重等)的影響下,能在一、二個月內就增粗2-4cm,按其分期標準能從0期發展到3期。雖同是3期,但從治療角度而言,其治療效果較病程長的患者(有病程長達5-6年甚至十幾年者)好,見效時間短。
我個人認為,此分期的意義不在于告訴其具體的標準,而是在于區分了水腫治療的可逆性與不可逆性。從其分期可以看出,0期和1期的水腫是完全有可能恢復的,2期和3期的水腫恢復起來比較困難,需要的時間也較長。臨床上我們也發現越早治療,消腫效果越好,就越有痊愈的可能。
總體而言,手術后即刻發生的水腫完全有可能恢復,術后較長時間出現的水腫亦有可能恢復,只要我們治療及時、方法得當,是有可能預防術后淋巴水腫的發生、發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盡可能的注意、保護患肢免受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