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水平和乳腺癌有沒有關系?答案是肯定的。
現在研究發現,雌激素對于女性來說,有著巨大的保護作用,比如可以保護女性的心腦血管、骨骼健康甚至認知功能,所以女性在絕經前患上冠心病的風險遠低于男性,骨質疏松往往也在絕經后1-2年間快速加重,就是因為女性在絕經后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所以失去了這一保護的關系。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乳腺外科裴靜
不過,在女性體內還有許多雌激素的靶器官顧名思義,就是雌激素水平和它們關系特別密切,這其中包括子宮、卵巢還有乳腺。如果雌激素水平持續在過高水平,那么這些組織也可能出現問題,比如子宮內膜癌、子宮肌瘤,或者乳腺癌。
為什么說女性懷孕生子并在產后母乳喂養可以大大降低乳腺癌的風險?這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女性在懷孕、生子、哺乳的整個過程中,體內的激素環境會進行一場大調整,這使得乳腺癌的風險大幅度降低。相反,那些終身未育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持續保持在高水平,所以患病的風險自然相對較高。
既然雌激素水平可能和女性婦科腫瘤有關,那么這個傳言看起來似乎就很有道理了,豆漿里含有大豆異黃酮,而大豆異黃酮正是一種植物雌激素,不是嗎?
其實植物雌激素沒那么“兇殘”。從雌激素引發婦科腫瘤的原理來說,植物雌激素和雌激素有相似性,應該也會帶來同樣的風險才對。但目前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資料卻顯示,植物雌激素的攝入與乳腺癌的發生危險性呈現負相關,也就是說,乳腺癌沒有增加,反而被抑制了。比如上海一項調查就顯示,吃豆制品可顯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比起高脂飲食,豆制品這種高蛋白低脂肪的膳食來源其實更安全。
為什么會這樣呢?這個目前的說法很多,坦白說,不同學者得出的結論并不同,甚至有些根本相反。對于不同的植物雌激素的有效作用劑量、作用方式尚不明確,所以醫學界還在做進一步的研究。但目前的研究調查顯示,植物雌激素和乳腺癌發病率之間關系并沒有雌激素那么明確,或者可以說,植物雌激素并沒有那么想象中的“兇殘”。
至于飲用豆漿,安全系數就更高了。咱們還是拿雌激素來說。很多女性在絕經后,因為各種不適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療,這時候醫生是會要求患者保持隨訪,尤其要小心一些婦科腫瘤。而在正常情況下,你一天中能飲用的豆漿量是有限的,恐怕怎么也不能和真正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療的給藥量相比。正常飲食下,一天一杯豆漿所能提供的植物雌激素劑量并不算高,在腫瘤方面應該不至于帶來嚴重影響。如果真有人能一天喝一升豆漿,再吃幾大碗豆腐,那么恐怕要擔心的不是植物雌激素攝入,而是是不是攝入了過多的蛋白質和嘌呤,增加腎臟負擔了。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