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石,別稱花乳石、白云石,產于河南省三門峽市的靈寶市一帶。該石為變質巖類含蛇紋石大理巖的石塊,主含碳酸鈣及含水硅酸鎂。呈不規則的塊狀,有棱角而不鋒利,表面白色或淡灰白色,夾雜有淡黃色或黃綠色的點狀或條紋彩暈,陽光下有閃爍的星狀光澤。體重質堅,斷面不整齊,以有黃綠色斑紋者為佳??捎糜谧林破魑?,亦可入藥。
【古代炮制方法】宋代有“大火燒之”(《嘉祜本草》)、“醋煅”(《瘡瘍》)、“合硫黃同煅研末”(《證類》)的炮制方法。煅法一直沿用至現代,如元代有“燒過存性,研如粉”(《丹溪》)。明代有“凡人丸、散,以罐固濟,頂火煅過,出火毒,研細水飛曬干用”(《綱目》)。清代有硫黃煅:以花蕊石五兩,同硫黃二兩,入陽城罐內,鹽泥固濟,加頂火煅過,研細水飛用(《逢原》)。此外,尚有童便煅淬法(《正宗》、《金鑒》)。
【現代炮制方法】
1、花蕊石: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干燥,敲成小塊。
2、煅花蕊石:取凈花蕊石,敲成小塊,置耐火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煅至紅透,取出放涼,碾碎。
3、醋煅花蕊石:取凈花蕊石,置耐火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煅到紅透,趁熱傾入醋中淬透,冷后研碎?;ㄈ锸?00kg用醋25kg。
【飲片性狀】花蕊石為不規則的碎塊,灰白色或黃白色,有黃色或墨綠色或黃綠色多少不等花紋相夾其間,習稱“彩暈”(蛇紋石)。對光觀察有閃星狀光澤。體重(密度2.5~3.60g/cm),質堅硬(硬度2.5~3.5)。氣微,味淡。煅花蕊石呈大小不等的顆粒狀碎粒,色澤變黯,灰色帶有褐色調,仍可見亮星。質變酥脆,輕砸可碎。醋煅花蕊石,無光澤,略具醋氣。
【炮制目的】花蕊石味酸、澀,性平。歸肝經。具有止血、化瘀的功能。用于咯血,吐血,外傷出血,跌仆傷痛。
生花蕊石質地堅硬,難以粉碎。煅后能使質地疏松,易于粉碎,且能緩和酸澀之性,消除傷脾伐胃的副作用,有利于內服,故一般多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