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細胞缺乏癥在臨床發生率較高,部分為原發性粒細胞缺乏癥,有些是在甲亢、痛風、各種腫瘤、糖尿病、難治性腎病、狼瘡腎等病治療中因藥物而引起,有些出現在再障等其他血液病中?,F代藥理研究認為茜草提取物及人工合成的茜草雙酯,均具有升高白細胞作用。筆者在臨床上應用茜草治療及預防粒細胞缺乏癥,療效較好,現總結如下以饗同道。
在免疫抑制劑應用初始,預防為主,以補腎強髓、活血補血為治則,藥用茜草30g、黃芪15g、枸杞子30g、當歸15g,并配合健脾和胃法,選用陳皮、白術、茯苓、山楂、麥芽等,可減少粒細胞缺乏癥的發生率。筆者應用此方藥在免疫抑制劑治療難治性腎病中,均未發生粒細胞減少癥,效果較好。
在免疫抑制劑應用后期,或者已經發生粒細胞缺乏、減少癥,以補氣活血、溫腎益髓為主,藥用茜草30g(煎濃汁),高麗參5g、菟絲子10g、冬蟲夏草3g、仙鶴草30g,配合健脾和胃法,選用陳皮、白術、茯苓、山楂、麥芽等。在臨床應用當中,可較快升高粒細胞,同時中藥具有調整免疫穩態作用,對原發病的治療有積極作用,所以茜草可以廣泛應用于粒細胞缺乏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