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在算術格紙上三條直線的坡度相差懸殊,這是由 于三組數據的絕對差相差懸殊。在半對數格紙上三條直線平行,這是由于三組數據的對數差相等,圖上反映出三組數據下降的幅度相同。
例如從表2-13可看到細菌性痢疾的發病率最大值(45.37‰)為最小值(14.62‰)的3倍多,肺結核的最大值(3.65‰)為最小值(0.52‰)的7倍多。所以前者下降速度較慢,而后者較快,如果畫在普通方格紙上,如圖02-9,將給人以錯覺,而畫在半對數紙上如圖2-10,就能正確地表達兩種疾病發病率下降速度的快慢。
繪制半對數線圖時,橫軸為算術尺度(是等距的),用來表示時間;而縱軸為對數尺度(是不等距的),用來表示被比較事物的某種率,縱軸尺度的標法,自1-10為一組,上一組各數為下一組相應數的10倍。
表2-13 某部二十年來細菌性痢疾與肺結核的發病率 1958-1977
年份 | 發病率(‰) | 年份 | 發病率(‰) | ||
細菌性痢疾 | 肺結核 | 細菌性痢疾 | 肺結核 | ||
1958 | 30.22 | 3.65 | 1968 | 18.06 | 1.10 |
1958 | 45.37 | 2.32 | 1969 | 14.06 | 1.24 |
1960 | 38.84 | 2.12 | 1970 | 16.06 | 1.30 |
1961 | 28.41 | 2.31 | 1971 | 17.89 | 1.06 |
1962 | 24.33 | 2.59 | 1972 | 16.71 | 0.94 |
1963 | 28.20 | 2.30 | 1973 | 15.29 | 0.76 |
1964 | 19.41 | 1.86 | 1974 | 19.11 | 0.66 |
1965 | 24.26 | 1.31 | 1975 | 21.69 | 0.57 |
1966 | 25.24 | 1.27 | 1976 | 17.56 | 0.53 |
1967 | 22.30 | 1.26 | 1977 | 19.96 | 0.52 |
圖2-9 某部二十年來細菌性痢疾與肺結核的發病率1958-1977
圖2-10 某二十年來細菌性痢疾與肺結核的發病率 1958-1977
(五)直方圖 直方圖用矩形面積表示頻數.如圖2-11為我軍某校部份同年齡同性別學員的身高分布,資料見表2-14.
表2-14 我軍××學校部分學員的身長分配
身長(厘米) | 152- | 156- | 160- | 164- | 168- | 172- | 176- | 180- | 184- | 188- | 合計 |
人數 | 1 | 10 | 28 | 56 | 52 | 34 | 12 | 5 | - | 1 | 199 |
圖2-11 我軍××學校199學員的身長分配
當頻數表的組距不等時,不能直接用各組頻數繪制直方圖,應先將組距化為相等,得出組距相等的各組的頻數,再繪圖,如表2-15的組距不等,若用各組的患者人數繪制直方圖,得圖2-12,給人以錯覺,好象10~20歲組的患者人數最多,其實這是組距不等造成的,因為10歲以前各組的組距為1,而10歲以后各組的組距為10歲。因此,圖2-12不能正確反映真實情況,應先將組距化為1,得出每歲平均患者人數,以此為矩形的高作圖,如圖2-13,才能正確表達出資料的實際情況。
繪制直方圖的注意事項:
(1)直方圖的的縱軸應從“0”開始,而橫縱可以不從“0”點開始。
(2)直方圖中各矩形之間可劃直線隔開,也可以不劃。
(3)當各組的組距不等時,不能直接用各組頻數繪圖,需要象表2-15那樣處理(通常是將頻數除以組距作高度)后再作圖,否則會給人以錯誤印象或概念。
表2-15 ×年×市流行性乙型腦炎患者的年齡分布
年歲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20- | 30- | 40- | 50- | 合計 |
人數 | 3 | 3 | 9 | 11 | 23 | 22 | 11 | 14 | 8 | 6 | 36 | 13 | 11 | 4 | 1 | 175 |
每歲患者人數 | 3 | 3 | 9 | 11 | 23 | 22 | 11 | 14 | 8 | 6 | 3.6 | 1.3 | 1.1 | 0.4 | 0.1 | - |
圖2-12 ×年×市流行性乙型腦炎患者的年齡分布
圖2-13 ×年×市流行性乙型腦炎患者的年齡分布
7.統計地圖
統計地圖用以表示事物(或現象)在地域上的分布情況,多用點、線、顏色、符號等在地圖上表示某種現象的數量,圖圖2-14為我軍某部隊一次痢疾流行時的患者分布情況。
圖2-14 某部隊一次痢疾流行時的患者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