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您終日奔波在都市中,可能早已接到身體的“警鐘”。但,您還繼續在事業的浪尖上奮力拼搏。那么,請看下面一組報道:據調查,當前美國至少有 400萬人患有慢性疲勞綜合癥;日本著名的精工公司等12家大公司總經理,在1995年的一年之內,相繼突然去世,年齡大多在四五十歲,醫學界調查結果為慢性疲勞綜合癥——過勞“猝死”;中國科學院所屬7個研究所和北京大學專家、教授,在5年中有134人謝世,平均年齡為53.3歲,比全國人均壽命低近 20歲!分析導致中年知識分子體質下降,慢性病多發,從亞健康狀態發展為過勞“猝死”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勞逸失度、加班加點、失去生理規律生活、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和積極防治而造成的惡果。
您是否處于這樣一個“模糊健康群體”,您是否急切地渴望改變亞健康狀態。為此,本刊特別開辟了“健康管理”專欄,旨在幫助大家更加了解“亞健康”、關注“亞健康”。透過國際國內頂級健康管理專家專業性的指導,幫助大家從亞健康轉化成健康狀態!
我國著名健康管理專家喬志恒提出:改善亞健康,我們要堅持一個理念——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運用兩個方法——研究、運用現代高科技進行健康評估方法和運用現代高科技進行康復醫療調理方法;達到三個目標——有效防治“六高一低”癥(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粘、高血糖、高體重、高度疲勞、免疫功能低下);防治“三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防治猝死和“過勞死”;爭取四種結果——降低“三大疾病”的發生率、致殘率和死亡率,普遍提高人群健康素質,延緩衰老。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是生活方式病,特別是亞健康狀態。這就是說,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亞健康狀態這個過去從不被人們認識的“盲區”,今天變成了人體潛在危險,成了人類“大敵”。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認識亞健康:
1 、亞健康狀態是指身體生理功能減退或在病前體內發出的一系列異常信息,使身體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功能狀態。雖說在臨床上沒有明顯體征或器質性病變,但在功能上卻有許多表現、不適癥狀和心理體驗。
2 、我國學者研究發現:在當今社會里,有一個龐大群體,身體經常感到疲勞、精神欠佳、體力“透支”、免疫能力低下,易患感冒,自然衰老加速,處于心、腦血管病或其它慢性病前期,但到醫院檢查未發現器質性病變,醫生稱這種狀態為“亞健康狀態”。
3 、亞健康狀態,是當今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國內、外研究結果表明:在現代社會人們的健康狀況符合WHO規定標準的,僅占人群總數的15%;被確診患有各種疾病的,亦占人群總數的15%;處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又稱第三狀態),約占人群總數的70%。
4、亞健康狀態包含如下情況:
⑴生理功能減退,身體出現輕微癥狀或不典型的亞健康狀態。
⑵體內潛在患病危險因素。
⑶無明顯臨床癥狀,但體內已有病理信息和器質性改變。
⑷病后恢復期或康復中的患者。
⑸年齡在65歲以上的人群。多種患病危險因素,可突發重癥或猝死。
5、非常遺憾,截止目前,無論國際還是國內,對亞健康還沒有一個統一評估或診斷標準,沒有一個統一規范治療方案,醫生能夠做的,就是推薦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培養健康行為,或健康生活習慣,進行系統健康管理。只能對少數亞健康者進行調理性康復醫療,防患于未然,使之“走出亞健康”,重享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