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除惡疾
談到保健品市場存在的問題,不少業內人士頗為憂心。“藥品需要通過嚴格的臨床測試,如果保健食品真的有如此奇效,那企業還生產藥品干什么?”一位藥劑專家告訴記者。
而一些表面上效果明顯的保健食品,實際上是非法添加了一些對人體有害的違禁成分。特別是減肥類保健食品,很多都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違禁藥物。消費者食用后短期內體重迅速下降,但長期食用副作用十分明顯。
專家稱,消費者無法從外觀、口感等判斷保健品質量和功能優劣,因此廣告和推薦就成為選擇保健品的“指南”。而企業有法不依、有關部門執法不嚴,都讓保健品行業陷入靠吹牛賺高價的惡性競爭中。
“保健品企業如果給消費者利益造成損害,很多時候僅僅是退還產品費用。違法成本過低,對其違法行為沒有任何威懾力。”安徽省食藥監局新聞辦主任孫斌園說。
相關專家認為,對于保健品行業,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加大監管和引導力度。同時,行業和企業更需要加強自律,建立以質取勝的良性競爭規則。
此外,提高全民健康常識、讓消費者不盲目迷信保健品也是當務之急。
“即使是優質保健品,也要根據個人體質和需求服用。”多位藥劑專業人員表示,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推進簽約家庭醫生項目,因此消費者在選購保健品時不妨咨詢身邊的醫生,避免因迷信廣告導致“只買貴的不買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