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是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為宣傳普及出生缺陷防治知識,在全社會營造重視和支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圍,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國殘聯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防治出生缺陷,關愛患病兒童”為主題的出生缺陷預防宣傳周活動。
本次宣傳周活動將于2015年9月12日――18日進行,主要包括三大內容:
普及出生缺陷防治知識。圍繞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兒等關鍵階段,宣傳出生缺陷防治科普知識,增強群眾優生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引導群眾接受知識、轉變態度、改變行為。主要內容包括:與懷孕生育有關的心理、生理知識;婚前醫學檢查服務內容及目的;實行計劃妊娠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孕前準備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主要內容及意義;孕期保健、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新生兒疾病篩查、0-6歲兒童殘疾篩查和康復服務的重要意義和內容;預防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結局的主要措施。
發揮惠民政策引導作用。積極宣傳國家和地方預防出生缺陷和殘疾的系列惠民政策,引導群眾主動接受出生缺陷防治服務。一是宣傳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新生兒疾病篩查、地中海貧血防控項目等,讓免費服務政策家喻戶曉。二是宣傳出生缺陷患兒醫療保障政策,先天性心臟病、血友病、唇腭裂、苯丙酮尿癥和尿道下裂等出生缺陷疾病已納入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患兒醫療費用報銷比例提升。城鄉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納入重大疾病醫療救助范疇。三是宣傳殘疾兒童醫療救治及康復政策和措施等。
關愛救助出生缺陷兒童。加強政策協調,推動優先將兒童出生缺陷疾病診斷治療納入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報銷范圍,不斷擴大病種,提高報銷比例,提升患兒醫療保障水平,切實減輕患兒家庭負擔。推進出生缺陷患兒疾病診斷治療與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制度相銜接,建立完善即篩即治的工作機制,促進患兒早診早治,減少殘疾發生。動員社會團體和公益組織,不斷加大出生缺陷患兒醫療救助力度,進一步緩解患兒就醫帶給家庭的經濟壓力。
活動將通過兩大形式開展:
第一,開展宣傳倡導和健康教育。加強社會宣傳,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墻報專欄、文圖宣傳品、培訓講座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宣傳倡導,向社會公眾普及優生知識,宣傳預防出生缺陷防治重要意義,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創新優生健康教育的方式和載體,針對育齡夫婦,充分利用互聯網以及微博、微信等移動媒體傳播出生缺陷防治知識,提高健康教育的針對性、精準性和實效性。
第二,組織咨詢義診和關愛救助。充分發揮婦幼保健院、計劃生育服務機構、殘疾人康復機構、縣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用,結合“婦幼健康中國行”等活動,組織專家和醫務人員深入鄉村、社區,開展出生缺陷防治咨詢服務和義診,讓更多群眾受益。建立完善部門協調機制,暢通出生缺陷患兒醫療救治和救助渠道,讓出生缺陷患兒看得起病,不斷提高患兒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