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瞼下垂分級
-
參與醫生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張惠娜 副主任醫師

如果患者有原發病,建議先治療原發病,在原發病治療完成穩定后再考慮進行上瞼下垂手術。上瞼下垂手術方式需根據肌力,即提上瞼肌力量決定,測量方式為拿尺子放在患者眼前,然后用大拇指壓住眉毛上方,從而抵消額肌上抬力量,然后讓患者向下看再往上看,記錄上眼眼皮活動距離,具體如下:
1、如果肌力>10mm,則認為較正常或接近正常,手術方式余地也較大,術后效果也較好;
2、如果肌力在5-7mm,則相對較差,但可以通過縮短肌肉達到提升眼瞼目的;
3、如果肌力<5mm,為重度上瞼下垂,此類患者無法通過肌肉本身力量達到矯正目的,必須借助懸吊材料。
上瞼下垂根據病因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先天性上瞼下垂:患者由于動眼神經核與提上瞼肌發育異常所致,需要手術治療;
2、獲得性上瞼下垂:也稱為后天性上瞼下垂,需尋找原發病因,比如首先需排除重癥肌無力、交感神經系統疾病、動眼神經核麻痹等神經內科疾病,此外還需考慮老年人當中因肌肉腱膜退行性改變造成的上瞼下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