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嬰兒腸套疊怎么預防
- 嬰兒腸套疊怎么預防
-
參與醫生

嬰兒腸套疊一般多發生于2歲以內的嬰兒,其中4-10個月比較多見。嬰兒腸套疊多見于嬰兒添加輔食、更換奶粉、秋冬或者天氣變化時。此時嬰兒的小腸套入遠端的結腸引起嵌頓、水腫、梗阻。嬰兒主要表現為哭鬧、右下腹可以摸到腫塊,同時有血便或果醬樣大便。預防嬰兒腸套疊的方法,具體如下:1、逐漸添加輔食:在嬰兒添加輔食的過程中要注意逐漸添加;2、避免換奶粉過于頻繁:更換奶粉也不能更換得過于頻繁、過于快,要緩慢地、逐漸地更換。此外,若嬰兒出現發熱、感冒且伴隨腹痛癥狀。此時要及時觸摸嬰兒的腹部情況,若右下腹可以摸到臘腸樣腫塊,一定要及時就診,尤其在嬰兒出現血便以后。總之,從嬰兒腸套疊的發病機制、發病的臨床表現分析,預防的手段是盡量減少誘因,如添加輔食、更換奶粉、天氣變化等。若部分嬰兒可能有慢性闌尾炎、梅克爾憩室等內在因素誘發腸套疊,此時不好預防。所以一旦嬰兒出現了腸套疊癥狀,如血便、果醬樣大便、疼痛、哭鬧、腹痛、腹部可以摸到腫塊,此時要第一時間到醫院行彩超檢查,明確是否是腸套疊。若是腸套疊早期且發現得早,可以保守治療,通過空氣灌腸來復位、來解決問題。但若發現較晚、嵌頓的時間較長,引起腸管壞死,后期可能還需要手術切除。因此嬰兒腸套疊在預防上和治療上,家長都要盡早、及時。若家長發現嬰兒有相關問題,一定要盡早、及時到醫院,讓醫生評估并處理。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