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腫瘤指標可以篩查出癌癥嗎
- 腫瘤指標可以篩查出癌癥嗎
-
參與醫生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徐英輝 副主任醫師

目前隨著惡性腫瘤的發生率逐年增高,對于惡性腫瘤的早期篩查也逐漸提上了日程。在門診經常有的病人要進行抽血化驗,常規進行血清學腫瘤標志物檢測。血清學的腫瘤標志檢測特異性總體來說并不高,其中有兩項特異性相對比較高。一個與肝癌發生率相對比較密切相關,就是甲胎蛋白(AFP),還有就是與前列腺癌密切相關,叫前列腺特性抗原,也叫PSA。除了這兩項指標以外,其他一些血清學腫瘤標志物在診斷方面都缺乏一定的特性,不能作為單獨診斷的標準。其中這些指標包括與胃腸道相關的CA724、CA19-9以及CEA,與乳腺癌相關的CA15-3,與卵巢相關的CA12-5、HE4等。當然還有一些與肺部腫瘤相關的NSE,還有鱗狀上皮細胞性抗原、細胞角蛋白等。除了上述這些血清學腫瘤標志物以外,還有影像學檢查可以用來篩查是否有腫瘤的存在,這個相比來講更具有一定的特異性。常規的可能要進行肺部低螺旋CT的檢查,或者腹部彩超、腹部CT以及胃腸鏡的篩查。同時包括對腺體的檢查,如甲狀腺,女性可能要進行乳腺檢查。當然這些影像學指標可能就涵蓋了目前發生率相對比較高的幾種腫瘤,在臨床做早篩的時候,要在影像學診斷的基礎上結合腫瘤標志物的檢測水平,共同判斷體內是否存在癌癥。如果單純從腫瘤標志物的改變上不能進行判斷,則要結合影像學的指標。這樣才能讓判斷更加準確,讓診療方式更加有方向性。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