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典型表現
-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典型表現
-
參與醫生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高翔 副主任醫師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從專業角度可分為周圍型深靜脈血栓形成、髂股靜脈血栓、全肢型深靜脈血栓三類,而不同的類型癥狀不同。周圍型深靜脈血栓患者的癥狀較輕,通常累及膝關節以下的靜脈,甚至只累及腓腸肌肌肉間的靜脈,稱為肌間靜脈血栓。患者早期的癥狀并不典型,可表現為腓腸肌壓痛,尤其活動后可出現疼痛、憋脹感,但是腫脹并不明顯。髂股靜脈血栓主要集中在盆腔,而全肢型深靜脈血栓從髂靜脈到下肢全是血栓。此兩種類型的患者通常癥狀較重,典型表現為腫脹、疼痛,通常疼痛呈持續性、憋脹性,而腫脹不是凹陷性水腫,整體張力較高,尤其是小腿腓腸肌部位張力較高,主要是因為血液能流進但無法回流,從而出現滲出。隨著患者的病情繼續進展,大隱靜脈主干所有的分支都長有血栓,可能會進展成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急危重癥型,稱為股青腫或股白腫,此時患者臨床表現為肌肉腫脹,張力較高,甚至可以壓閉動脈,損傷神經,患肢出現遠端缺血表現,如腳部變涼,需盡早就診進行手術治療,否則患者可能面臨截肢的風險。如果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已經脫落,隨著下腔靜脈到右心房、右心室,甚至到肺動脈出現肺動脈栓塞,患者可能出現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甚至出現暈厥、猝死。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