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胃底靜脈曲張是肝硬化晚期嗎
- 胃底靜脈曲張是肝硬化晚期嗎
-
參與醫生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 劉芳 主任醫師

胃底發生靜脈曲張,通常見于典型的肝硬化,或肝硬化中期、晚期。晚期肝硬化患者存在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且曲張程度較為明顯。代償期的肝硬化患者也存在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肝硬化的突出特點是病理檢查出現假小葉,臨床顯示為靜脈曲張,因此診斷肝硬化是依靠病理顯示有假小葉,而在影像學無肝硬化的特征,早期食管和胃底未發生靜脈曲張。對于典型的肝硬化而言,病理檢查發現有假小葉的形成,而且在臨床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進行胃鏡檢查發現靜脈曲張,生物化學檢查存在白蛋白下降,即白蛋白<35g/L,且血小板或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為100×10^9/L,即使患者沒有任何臨床癥狀,也需要診斷為肝硬化。此時肝硬化并不是肝硬化晚期,而是處于肝硬化代償期。肝硬化晚期,即肝硬化失代償期,主要表現是肝功能的逐漸失代償,以及門脈高壓的特征,門脈高壓可能存在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