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乙狀結腸癌鋇劑灌腸檢查方法
- 乙狀結腸癌鋇劑灌腸檢查方法
-
參與醫生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 張兵兵 主任醫師

將鋇劑放入灌腸桶內,上接導管和消毒肛管,肛管端涂潤滑油,放出少量鋇劑,觀察流出時是否通暢,并排出管內氣體,再將灌腸桶掛在輸液架上,距臺面1m,造影劑溫度與體溫相仿。患者取屈曲左側臥位,將肛管慢慢插入直腸,深度約10cm。小兒或老年人常用雙腔氣囊肛管,以防小兒不合作。老年人肛門松弛,鋇劑外溢,再取仰臥位,先行胸腹部透視,了解胸腹部的情況。患者取仰臥位,右側略抬高,在透視下徐徐灌入鋇劑,當鋇劑通過乙狀結腸進入降結腸脾曲時,患者左側稍抬高,有利于鋇劑經橫結腸、結腸肝曲、升結腸直達盲腸,通常鋇劑到達盲腸時停止灌腸。
在灌腸的全過程中,需注意鋇劑前端,觀察其走行有無受阻、分流及殘缺、狹窄,發現異常時停止注鋇,觀察結腸輪廓、寬度、韌度、移動度,以及有無壓痛和激惹等征象。對于病變的好發部位,如直腸、乙狀結腸、盲腸,需重點檢查。對于結腸重疊部位,如肝曲、脾曲,需傾斜體位檢查,并提前了解病史,確定檢查的重點。充盈相檢查結束后讓患者排鋇,再分段仔細檢查黏膜相,根據需要分別攝取充盈相和黏膜相照片,必要時從肛門注入空氣,行雙重對比造影。注意事項如下:結腸穿孔或壞死,急性闌尾炎或肛裂疼痛不能插管者為檢查禁忌癥。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