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訓練
- 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訓練
-
參與醫生
瀏陽市人民醫院 劉從清 主任醫師

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鍛煉根據術后身體恢復的情況,可以分以下幾個階段進行:
1、術后第1天康復訓練以恢復肌肉力量和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防止血栓形成為目的,可以暫時不活動髖關節;
2、術后第1-3天應將下肢略抬高,促進下肢的血液回流,做踝泵功能鍛煉。踝泵鍛煉就是慢慢將腳尖向上勾起鍛煉脛前肌,再向遠伸使腳面繃直,鍛煉小腿后的后側肌群,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腫脹及血栓,每1小時做5-10次,每個動作持續3秒。還可進行股四頭肌收縮練習,保持大腿前方肌肉繃緊,方法是向下壓盡量伸直膝關節,保持10-15秒,每隔10分鐘練習10次,直到感覺大腿肌肉有些疲勞為止,通常手術后立即開始直到完全康復;
3、術后第4-7天患肢腫脹逐漸消退,可以開始進行臥位髖關節活動,以恢復肌肉力量,逐漸增加髖關節的活動度,可在助步器的幫助下、家人的保護下開始下地行走;
4、術后8-14天體力完全恢復,應該增強完全恢復的信心,鞏固鍛煉的成果,進一步加強患肢的力量鍛煉,繼續加強屈腿抬高鍛煉,鍛煉患肢的肌力,循序漸進的扶助步器下地行走活動;
5、術后4-6周內需在助步器及陪護人的保護下下地行走,行走量不宜過大;
6、術后1個月內患肢屈曲髖角度不應大于90度,側臥位時兩膝之間需要夾枕頭,1個月后無需再夾枕頭,3個月后可視康復訓練的情況逐步練習下蹲活動。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