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肝硬化門靜脈血栓形成是怎么回事
- 肝硬化門靜脈血栓形成是怎么回事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蘇琳 副主任醫師

門靜脈血栓是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比較常見的并發癥,肝臟存在硬化,而導致門靜脈內的血流,向肝臟組織內部流入受阻,從而導致血液在門靜脈中,造成瘀滯的狀態,并且會形成很多渦流,給血栓的形成提供了條件。血栓形成以后,又會進一步加重門靜脈的壓力,會導致門靜脈高壓相關的并發癥,出現的幾率增加。門靜脈一旦形成了血栓以后,不需要通過手術的辦法取栓,形成血栓的條件無法改變,就算用手術取出血栓,將再次形成血栓,也就是無法通過手術徹底治愈血栓。在治療上目前以內科保守治療為主,需要看門靜脈的壓力,是否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可以口服降低門靜脈壓力的β受體阻滯劑,還可以考慮行TIPSS,也就是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采用分流的辦法,使門靜脈的壓力得以降低。也可以口服抗凝藥阻止血液的凝固,但是有一定的風險,有可能會加重出血的風險,因為肝硬化的患者,經常會有食道-胃底靜脈曲張,或者門脈高壓性胃病,消化性潰瘍的發病風險也較一般人高,本身就存在著出血的風險。如果吃了抗凝藥,會進一步加重出血的風險,因此在治療上要權衡利弊。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