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現狀及前景
-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現狀及前景
-
參與醫生

潰瘍性結腸炎病因不明,是一種以大腸黏膜與黏膜下層炎癥為特征的慢性炎癥性疾病。臨床表現為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病程漫長,病情輕重不一,常反復發作,嚴重者可出現下消化道大出血、急性穿孔、癌變等情況。
近年來,隨著臨床技術的不斷研究發展,使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有效治療和安全性得到了顯著提高,其治療手段有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手術治療、干細胞移植等。
如靶向藥物烏帕替尼緩釋片,是目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最新的藥物,可對致病促炎細胞因子廣泛覆蓋,實現多維度的黏膜深度愈合,適用于對一種或多種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應答不佳或不耐受、禁忌的中度至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成人患者。
如硫唑嘌呤(片),可產生免疫作用,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促進病情盡快恢復;也可使用柳氮磺吡啶腸溶片,可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適用于輕至中度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
如果患者病情無法控制,進一步發展到腸道大出血、急性穿孔、中毒性巨結腸、癌變等情況時,可使用全結腸切除、回腸儲袋肛管吻合術,全結腸、直腸切除及回腸造口術等手術治療,從而控制病情發展。但因該病有反復發作的特點,因此尚無根治潰瘍性結腸炎的方法。
另外,隨著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增多,以及對該疾病的深入理解,疾病的治療進程也在不斷變革和提升。為實現更好的治療效果和更高的治療目標而不斷創新,從而進一步挑戰治療現狀,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相信不久的將來,潰瘍性結腸炎將不再是無法攻克的難題。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