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血栓
-
參與醫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金畢 主任醫師

血栓顧名思義是血管里的栓子。其形成離不開3個原因,包括血流緩慢、血管內皮細胞受到損害和血液凝固性增加,即血管里的血液容易凝固,主要是血液凝固后,把血管堵上,從而造成了一系列的臨床表現。血栓還分成2種,即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具體如下:1、動脈血栓:其是指動脈里血栓形成,將動脈堵塞,造成相關的動脈支配區域出現缺血。若堵住心臟動脈,可能會出現心梗,若堵住腦部血管,可能會出現腦梗,若堵住內臟血管,可能會出現內臟缺血,若堵住下肢血管,可能會出現下肢疼痛、麻木,甚至于壞死;2、靜脈血栓:其是在靜脈里形成的凝血塊,分成淺靜脈血栓和深靜脈血栓。通常淺靜脈血栓是在皮膚表面出現條索狀硬塊,有壓痛,有時會感染,通常淺靜脈血栓的問題不大。但深靜脈血栓需要特別注意,因為深靜脈形成血栓后,血栓常因為會脫落,而造成嚴重后果,如肺栓塞,需要特別警惕。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