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重癥肌無力的診斷方法
- 重癥肌無力的診斷方法
-
參與醫生

重癥肌無力的診斷方法最重要的還是臨床數據,就是臨床病史和體征。重癥肌無力最主要的一種臨床特征,就是四肢肌肉對稱性無力,主要累及近端。患者表現有病態疲勞,在正常人運動之后也會出現疲勞,但是患者疲勞程度或者疲勞時間,相對運動時間持續的特別短。另一種臨床特點是晨輕暮重,就是早上起床輕晚上重,或者運動之后迅速加重。
除了根據臨床癥狀、體征和病史進行診斷之外,輔助檢查也很重要,比如新斯的明試驗,患者就診之后首先可以進行疲勞試驗,針對肌肉受累位置,讓患者迅速運動10-20分鐘,如果眼瞼下垂,就讓患者用力的眨眼,接近于20分鐘左右時間,等到癥狀已經明顯出現的時候,開始注射新斯的明,注射之后15-20分鐘,如果患者癥狀迅速緩解,提示新斯的明試驗是陽性,可以支持重癥肌無力的診斷。輔助檢查比較重要的一項是胸腺檢查,可以通過CT或者MR進行胸腺的檢測,確診是否存在胸腺的異常增生或者胸腺瘤。
另外,對于重癥肌無力比較特殊、重要的檢查還是肌電圖,就是重復電刺激,低頻重復電刺激可以引起患者肌肉收縮的波幅下降10%以上,也是特征性的表現。肌電圖包括單纖肌電圖,對于重癥肌無力是非常精準的一種檢測方法,對于其它的臨床癥狀或者普通肌電圖還沒有表現的時候,單纖肌電圖就可以通過特殊的Jitter,就是顫抖發現患者具有重癥肌無力的傾向,相對于儀器和操作者的要求會比較高,臨床暫時還未普及。
重癥肌無力確診的方法就是患者的AChR受體陽性,目前有很多的醫院和檢驗機構都在開展此類項目,檢測相比以前更加方便可靠,受體一旦發現陽性,基本上可以進行確診。對于80%-90%的全身型重癥肌無力患者中,AChR受體抗體呈陽性,眼肌型患者約有50%-60%為陽性。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