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心臟病必須做核磁共振檢查嗎
- 心臟病必須做核磁共振檢查嗎
-
參與醫生
瀏陽市人民醫院 湯億兵 副主任醫師

心臟病種類繁多,病因也各不相同。心臟病是心臟疾病總稱,其包括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肺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臟腫瘤等。常見心臟病有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臟病常規影像學檢查方法有心電圖、胸部X線平片、心臟超聲檢查、心臟CT檢查等。每一種檢查都有各有各優勢,無法互相替代。
例如心電圖檢查主要反映心臟激動電學活動,通過分析心電圖形來判斷心肌有無缺血、有無心律失常等情況。同時心電圖檢測方法方便快捷,而且費用低廉。胸部X線平片檢查,可顯示心臟形態、大小情況,同時可觀察肺部情況,間接判斷左心室功能狀況。心臟超聲檢查可診斷心臟瓣膜疾病及先天性心臟病最佳檢查手段。而心臟核磁共振檢查可通過常規序列顯示心臟大體形態,通過電影序列可評估心肌功能,通過首過灌注、延遲、強化來診斷心肌疾病。磁共振還可通過定量技術反應組織特征,但磁共振檢查時間長、費用高及診斷結果時間相對較長,所以心臟病影像學檢查應根據病因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選擇合適檢查,而不是一味選擇高端核磁共振檢查。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