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腎功能不良用藥時需要減少劑量嗎
- 腎功能不良用藥時需要減少劑量嗎
-
參與醫生

腎功能不良在臨床上一般是指腎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時應用藥物需要做相應的調整,因為絕大多數藥物都經過腎臟代謝。如果腎功能發生了不全,這些藥物的原型或代謝產物經過腎臟代謝時,就會潴留在體內,從而在體內聚集,造成不良影響。臨床上應用最多的就是抗菌藥物,抗菌藥物中最常用的為頭孢類和大環內酯類的藥物。如果腎功能不全,大環內酯類藥物不需要調整劑量,因為其主要通過肝臟代謝,腎臟代謝占的比例很小。而β-內酰胺類的藥物,例如青霉素和頭孢類抗生素,主要通過腎臟排泄,腎功能不全時需要相應地調整劑量,可以根據說明書來進行調整。臨床上調整劑量大體有5個概念,根據血清肌酐的值來進行大量調整,當血清肌酐達到2mg/dL的時候,用藥劑量是原來腎功能正常劑量的1/2,或者延長用藥間隔的2倍,當肌酐達到了3mg/dL的時候,用藥劑量是正常腎功能的1/3,或者延長用藥間隔3倍,以此類推。但需注意,部分抗生素在腎功能不全時不推薦應用,例如氨基糖甙類藥物,對腎功能的損害比較明顯,所以這時不能應用這類藥物。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