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什么是無癥狀性腦梗死
- 什么是無癥狀性腦梗死
-
參與醫生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 龍秀英 主任醫師

患者常因頭暈、頭痛做CT者磁共振發現梗死,尤其是腔隙性梗死灶,此類情況常為無癥狀性腦梗死或靜止性、隱匿性腦梗死。其是指患者無明確的腦卒中或小中風既往史,但在進行頭顱的CT或磁共振檢查時,卻發現有與腦血管分布一致的腦梗死的病灶或軟化灶,而臨床上無與病灶相關的神經功能缺損的癥狀和體征,如患者無肢體癱瘓、麻木、面癱等。另外,無癥狀性腦梗死在老年人群中較常見,其患病率為8%-28%,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無癥狀性腦梗死發病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心血管疾病。雖然無癥狀性腦梗死的患者無癥狀體征,但其為癥狀性腦梗死或血管性癡呆的高發人群。在普通人群中,無癥狀性腦梗死的患者患急性腦卒中的風險較沒有無癥狀性腦梗死的患者增加了2-4倍。因此我們應重視無癥狀性腦梗死的防治。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