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胸壁結核手術分類
- 胸壁結核手術分類
-
參與醫生
湖南省胸科醫院 范明 副主任醫師

胸壁結核屬于全身結核,治療以全身抗結核治療為主,再結合局部治療。胸壁結核的患者,手術最佳時機是在全身規范抗結核治療2-3個月左右之后。若胸壁結核病灶部位出現膿腫,以及破潰以后形成經久不愈的瘺道時,建議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分類如下所述:
1、單純切開引流術:指胸壁膿腫的單純切開引流術。將患者病灶切開并引流干凈后,局部應用異煙肼、利福平、阿米卡星等抗結核藥物,填到紗條里進行填塞換藥治療;
2、病灶清除術:將患者受破壞的骨質以及整個結核病灶切除后,清洗殘腔,再轉移周圍胸壁的肌肉進行創面填塞,在皮下膿腔里留置引流管,進行術后的負壓吸引治療。目的是達到病灶徹底清除,同時減少滲出。通常術后2周左右,若患者切口紅腫基本已經消退,愈合完好,可以拔出引流管,考慮出院。
手術后建議休息1個月左右。對于部分特殊的病人,若病灶范圍比較廣泛,胸壁缺損組織比較多,導致患者的創面一期縫合比較困難,會開放患者的創面進行紗條填塞引流。在創面肉芽組織生長以后,滲出很少的時候,再考慮進行二期切口縫合,患者的恢復時間會相對比較晚,一般要2-3個月左右。因此,對于胸壁結核的患者,一旦發現,應及時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就診,避免延誤患者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