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胃陰虛的癥狀及調理
- 胃陰虛的癥狀及調理
-
參與醫生
三亞市人民醫院 王蓉輝 主任醫師

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結或脘痞不舒或干嘔見逆、舌紅少苔、脈細數等,此證多由胃病久延不愈,或熱病后期陰液未復,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氣郁化火使胃陰耗傷而致。其主要癥狀如下所述:
1、胃喜潤而惡燥以降為順,胃陰不足、虛熱內生、熱郁于胃、氣失和降,使胃脘隱痛而有灼熱感;
2、嘈雜不舒、痞脹不適;
3、胃中虛熱擾動、消食較快,則有饑餓感,而胃陰失滋,納化遲滯,則饑不欲食;
4、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可見干嘔、呃逆;
5、胃陰虧虛、陰津不能上滋,則口燥咽干;
6、不能下潤腸道,則大便干結;
7、小便短少,舌紅少苔乏津,脈細數,為陰液虧少之征。
其治療主要是滋陰養胃、健脾益氣,處方可以用山藥、黨參、黃精、玉竹、石斛、荷葉、柴胡、扁豆、佛手、焦三仙等水煎,日一劑分三次服,飲食方面宜多食滋養胃陰和滋養胃津的食物,禁忌食物主要為性質溫熱且有助熱傷陰的食物和辛辣食物,多吃容易耗傷胃陰。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