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梗死溶栓治療
-
參與醫生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徐安定 主任醫師

當病人出現急性血管堵塞導致腦梗死之后,應該盡早去開通血管,4.5小時之內可以用靜脈溶栓的辦法,所謂靜脈溶栓就是把可以溶解血栓的藥物,通過血管打到病人體內溶解栓子,方法非常簡單,也被全世界證明總體有效、安全,但要強調所有的溶栓藥物都有出血風險。明明是血管堵了,為什么還會有出血風險呢?即使不開通,栓子在體內經過一段時間,不打任何溶栓藥物也會溶解,由于血管壁本身也會缺血出現死亡,所以血管再通之后會出現自然的腦出血轉換。溶栓之后出血轉化的風險不會增高太多,但是打完溶栓藥之后會增加出血的風險,一般在3%-6%,而3%-6%進行靜脈溶栓之后的出血,只有1%左右才會出現病人死亡或者明顯加重。如果病人在3個小時之內到醫院,其實絕大多數病人都是具有靜脈溶栓的指征,除非已經發現大面積的腦梗死,或者血壓高沒有得到控制,或者是病人在這之前剛剛經歷過很大的手術、有很大的內出血,如消化道出血,甚至腦出血病史,才是不適合溶栓的病人。一般醫生會很快告訴是不是適合靜脈溶栓,如果醫生確定是適合溶栓的病人,希望家屬或者病人能夠盡快簽署知情談話同意,以便醫生把溶栓藥物盡早盡快地打到病人血管里面去,來開通血管、恢復腦血流,搶救瀕臨死亡的腦細胞,減少病人殘疾挽救病人的生命。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