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小兒O型腿怎么形成的
- 小兒O型腿怎么形成的
-
參與醫生

在兒童發育過程中,下肢彎曲常會讓家長感到焦慮。膝內翻是家長最容易發現的問題。膝內翻俗稱O型腿、羅圈腿。大多O型腿,都是生理性的,隨著兒童骨骼的發育會得到自發矯正。但仍有少數屬于病理性,需要干預和處理。生理性兒童下肢發育規律:兒童出生后主要以O型腿為主要表現,直到一歲半左右兒童下肢會逐漸變直,到3-4歲幼兒通常表現為X型腿,在6-7歲左右接近成年人,存在5°左右的膝外翻,在以上年齡段,出現的膝內翻多為生理性,不要太過擔心,過于積極的處理容易導致矯枉過正。病理性因素主要有:
1、對于病理性的膝內翻,由于兒童下肢處于不斷生長過程中,任何可以影響下肢生長的疾病或者應力,均有可能導致膝內翻。如繼發于佝僂病、粘多糖病、脊髓灰質炎、布朗病等原發疾病;繼發于骨折等損傷因素;
2、繼發于骨髓炎等感染性疾病;
3、8歲以上兒童出現特發性的膝內翻,這種膝內翻不會自行矯正;
4、使用學步車;
5、有研究表明13-15歲的青少年出現O型腿,可能與經常參加對抗運動有關,尤其是橄欖球等對抗性強的運動。
總之,對于兒童下肢彎曲O型腿,應該區分屬于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生理性下肢彎曲,出現在7歲以內兒童,都是雙下肢對稱彎曲,沒有疼痛、關節僵硬和其它全身表現,不需要太過擔心,兒童后期發育過程中會得到自發矯正。病理性因素,則應該首先明確有無用力不當的不良習慣,若有,先行改正,如果下肢彎曲繼續發展,還應考慮是否存在內科疾病,若存在則先行內科治療,待內科處理完畢,如果膝內翻輕微,考慮支具矯形,如果嚴重則考慮骨科手術矯形。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