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抗心律失常藥物分幾類
- 抗心律失常藥物分幾類
-
參與醫生
北京京煤集團總醫院 羅建平 主任醫師

抗心律失常藥物,一般根據藥物作用的特點分成四大類,這個分類已經有些年頭,差不多用了30年,用羅馬數字把它標成Ⅰ、Ⅱ、Ⅲ、Ⅳ類:
1、I類抗心律失常藥物主要作用是阻斷心肌和心臟傳導系統的鈉離子通道,有膜穩定作用,能夠降低動作電位0相上升的速率和幅度,能夠減慢傳導速度,延緩動作電位的時程和有效不應期,對近期的膜電位沒有影響。另外,再根據藥物對鈉離子通道阻滯作用的不一樣,又分成三個亞類,統稱叫做ⅠA、ⅠB、ⅠC,ⅠA類的藥物主要是適度阻滯鈉離子通道,鈉離子通道負荷時間,基本上可能是1-10s,主要是延長不應期為主,這一類藥物包括有奎尼丁、普魯卡因等。ⅠB類藥物主要是輕度阻滯鈉離子通道,負荷時間常常不到1s,主要是降低自律性,這類藥物主要包括有利多卡因、苯妥英鈉,也有美西律等。ⅠC類藥是明顯主持鈉離子通道的,所以鈉離子通道負荷時間一般都在10s以上,主要是減慢傳導性,藥物主要包括有普羅帕酮,還有氟卡尼等;
2、Ⅱ類藥物是β受體阻滯劑,主要抑制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起步電流,還有鈉離子電流以及L型鈣離子電流增加,表現簡單的四項的舒張期速度,并且降低動作電位時間,還減慢傳導性,主要包括有普萘洛爾、阿替洛爾、美托洛爾等,即心得安、氨酰心安、倍他樂克藥物;
3、Ⅲ類抗心律失常藥,主要是延長動作電位時程,抑制鉀離子流動,藥物主要包括胺碘酮、索他洛爾、溴芐銨等;
4、Ⅳ類藥是鈣通道拮抗劑,是阻斷鈣離子通道的,主要包括有維拉帕米、地爾硫卓等。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