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什么是藥物性肝硬化
- 什么是藥物性肝硬化
-
參與醫生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 張云城 副主任醫師

藥物性肝硬化,主要是因為長期口服藥物,而導致了肝硬化的改變。藥物肝硬化有幾種分型,首先,藥物可導致脂肪變性,導致肝臟藥物的堆積,引起肝臟損傷,導致肝纖維的再生肝硬化。還有的會導致再生結節,還有一部分進去以后會導致毛細膽管的充血、水腫、瘀血,使膽汁排泄不出來,出現膽汁淤積性肝硬化,這些都是藥物引起的。常見的藥物包括抗結核的藥物,因為吃的時間比較長,有時候要吃九個月,有時候吃一年,就容易導致肝硬化。另外甲亢的藥物,很多人吃了甲亢藥,會導致藥物性肝炎,在肝內膽汁淤積后慢慢會發生肝硬化,還有其它的藥物也會致此。只要是藥物,使用的時間長了之后,都會有影響,因為藥物服用后只有兩個途徑代謝,要么經過腎臟,要么經過肝臟,大部分都經過肝臟的。口服藥物通過腸道吸收以后,首先第一站是到肝臟,肝臟有個首過效應,所以更多的藥物是靠肝臟代謝,更容易出現肝硬化,服藥時間越長,就容易出現肝硬化。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