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
參與醫生
北京協和醫院 馬方 主任醫師

調和氣血、溫通經絡、調節陰陽、扶正祛邪。艾灸是一種物理和藥理相結合的中醫綠色自然療法,起源于中國的古代,是燃燒用艾草制成的艾絨來治病養生的一種方法。很多老年人在家里都會備一點艾條,身體如果有輕微不適的時候,自己灸一灸會緩解很多癥狀。艾灸具體的功效與作用如下:
1、調和氣血,氣是生命之源,血為物質基礎,氣血充足,氣機條達,則人的生命活動也是正常的,反之就有可能生病。艾灸可以補氣養血、疏理氣機,并且可以提升中氣,達到養生和保健的目的;
2、溫通經絡,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經絡通暢則利于氣血運行以及營養物質的運輸。如果病邪侵入經絡,導致其閉阻不通,所以會引發疾病。艾灸借助其溫熱肌膚的作用,溫暖肌膚經脈、活血通絡,達到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疲阻所引起的各種病癥的效果;
3、調節陰陽,人體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陰陽失衡就會患病,艾灸能夠使失衡的陰陽重新恢復平衡;
4、扶正祛邪,正氣存內則邪不可干,艾灸通過對于某些穴位的施灸,可以匡扶人體的正氣,增加機體防病、抗病的能力。
一般寒性體質的人群,比如手腳冰涼、精力不濟、易受寒、怕冷、腹瀉的人群比較適合應用艾灸進行治療。熱性體質的人群,比如口腔潰瘍、膿皰、怕熱不怕冷、便秘的人群及經期女性、高熱的病人、大饑大飽者不適宜進行艾灸。
除此之外,艾灸還有以下的禁忌:
1、實熱證、發熱者一般不適合灸療,顏面五官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關節活動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2、艾灸的時候或者是艾灸整個療程當中,患者最忌諱喝過冷的水,吃涼食,如同給艾灸病人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療;
3、艾灸以后如果想馬上洗手,要用高于體溫的熱水, 50℃左右的就可以;
4、大饑或者是太飽都不適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腸疾病的人群更應該注意。

相關視頻